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公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16 23:35:5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9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公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公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现将《关于加强城市公用企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加强城市公用企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加强对城市公用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严肃财经纪律,促进企业增收节支,降低亏损,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两则》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关制度、政策,重申和补充规定如下:
一、各企业应严格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京财工(1994)1591号文件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核算规程及管理办法,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二、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的费用目标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增长。生产性费用剔除事业发展及价格因素外,不得高于上年水平。非生产性费用原则上也不得突破上年水平,力争有所压缩。
企业要加强对基层单位费用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超计划的,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压缩,并要与奖罚挂钩。
三、规范以下若干费用的开支。
(一)、劳保费用:企业应在每年第一季度提出本单位劳保费用的开支标准和范围,报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企业不得擅自提高标准,扩大范围,不准把劳保转为福利。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要报经财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自行提高标准、扩大范围的,要及时纠正,由此增加的亏
损,财政不予补贴,企业不许挂帐。
(二)、误餐费(工作餐):企业应按照市财政局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发放,并严格控制适用人员范围。个别企业(或企业内部个别工种),确需提高误餐费标准的,由企业提出申请,报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未经批准超出核定的标准或范围发放的,财政部门在决算中要予以剔除,不
予补贴。
(三)、差旅费:企业应根据市财政局京财工(95)2299号文件精神,按科学、合理、节约的原则,制定内部差旅费管理办法,并加强管理。
(四)、业务招待费: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列支标准,从严控制,节约支出,不得突破;同时,要建立业务招待费使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职代会报告制度。
(五)、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宣传经费: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资总额口径、比例提取(或掌握列支),并保证专款专用。
(六)、职工福利费: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范围提取和掌握使用,原则上不许超支。
(七)、住房公积金:企业应按市财政局批复的当年列支数,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住房公积金,不得多列。
(八)、退休统筹、失业保险、大病医疗统筹:企业应按规定比例提取上述费用,并做到及时足额缴付。
(九)、预提费用:需要从成本中预提的费用项目和标准,由企业提出具体意见报主管财政部门备案。“预提费用”年末一般应无余额,确需保留余额的,需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中予以说明。
(十)、行政办公费用:企业对会议费、出国人员经费、公务车费等要本着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进行压缩。企业应将各项非生产性费用作为单项考核指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实行费用控制目标责任制。
四、企业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同时要严格按照行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确定固定资产价值,并按规定的计提折旧范围和批准年限计提折旧。
企业折旧资金应分类提取,分类使用,并设置折旧资金备查帐户。企业要合理划分生产用折旧和非生产用折旧的界线,从严控制非生产用折旧资金的使用规模和用途。对非生产用折旧挤占生产用折旧资金的,要限期纠正,财政要相应核减下年度的补贴。
企业应将折旧资金年度使用计划报总公司(局)审批,经财政局批准后执行。年度终了后,应将实际使用情况上报总公司(局)、市财政局。
五、严格划分固定资产更新和大修理的界限,不得将资本性支出侵占当期成本、费用。
企业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将修理支出计划报市财政局、总公司(局)共同审批。年度内企业不得随意调整修理支出计划,如确需调整的,需报上述部门审批。年度终了,企业将实际支出情况连同每个大修理项目的预、决算报告,报市财政局、总公司(局)审核。
在核定的修理支出计划之内,企业应本着从紧的原则,节约使用,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将资本性更新资金支出转化为费用性修理费支出的金额,年内核减修理支出计划指标。
六、企业要划清三产与主业的核算关系,加强对三产单位的财务管理,要及时足额收取投资收益,不得长期在体外循环。按照京财工(1995)1189号文件规定执行有关财务制度,属于用投资方式兴办企业(三产)的需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七、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财务核算的监督,对企业财务收支及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委托审计、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不定期检查。如发现有截留收入、挤占成本费用等违反财政财务制度规定,致使年度亏损不实和弄虚做假套取补贴的除要求企业限期调整帐务外,因此减亏
的部分不得参与减亏分成。
本办法自文到之日起执行。



1996年9月18日

各地为中央级出版单位印制书刊用纸供应和结算暂行办法

国家出版局


各地为中央级出版单位印制书刊用纸供应和结算暂行办法

1980年1月7日,国家出版局

中央级出版单位(以下简称“委印单位”)委托省、市、自治区出版局(社)(以下简称“承印单位”)印制书刊和国家出版局统一安排各地印制的图书,有关纸张的调拨、使用、结算等事宜,特制定如下办法。
一、分地印制的书刊,分为:代中央级出版单位印制(简称“代印”,即成本核算在中央出版单位);统一安排向全国发行的分地印制(简称“分印”,即成本核算在地方出版单位)两种。
代印和分印所需的正文纸、配套纸,均由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纸张供应公司(以下简称“纸张供应公司”)按照确定的印制计划,从造纸厂、港口或库存中(包括国家储备局、轻工业部、外贸部等单位的库存)直接拨交承印单位,由承印单位负责办理催运、验收、加工、储存等工作。
二、代印和分印用纸按计划拨交承印单位后,除指定的专项用纸应专纸专用外,其他纸张在保证书刊质量(如每一种书用纸颜色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地方可以调剂使用。
委印单位如对纸张质量有特殊要求,应和承印单位协商,承印单位应尽量协助解决。
三、用纸指标的折算办法:
1.纸张供应公司拨给各地的纸张,按以下办法折算:
属代印用纸,按照代印用纸令数,以52克(包括48.8克—51.9克,下同。薄凸版纸除外)787×1092毫米的纸张折算吨数即:
令数×22.3公斤
(---------=吨数)。
1000


属分印用纸,按下达的分印用纸令数和实需的纸张克重、规格折算吨数。
配套用纸按规定的用纸品种和比例折算吨数。
上述各项用纸,均另加5%的损耗。
2.承印单位安排代印用正文纸和封面配套用纸,均按付印单实际开列的克重、规格、数量加上印刷加放率,向委印单位结算用纸指标和纸款。印刷加放率按各地现行规定执行。
四、纸张调拨价格①:纸张价格现已有变动。
纸张公司拨供代印和分印书刊用纸的统一调拨价格为:52克纸(包括凸版纸或新闻纸),卷筒纸每吨1113元,平板纸每吨1163元(其中787×1092毫米每令25.90元,850×1168毫米每令30.00元)。其他纸张按出厂价(扣除国家补贴差价)每吨纸另加53元运杂费计算。
《红旗》杂志用纸按出厂原价,每吨纸另加53元运杂费结算。即卷筒新闻纸每吨783元。
五、纸款及有关费用的结算:
1.代印和分印用纸的纸款及铁路运杂费(由供货单位至承印地车站,港口为止的一切费用)由供货单位向纸张供应公司结算。纸张供应公司按照统一调拨价和实发数量,一次向承印单位结算;纸张从承印地车站、港口交货,俟后再发生的一切费用均由承印单位负担。
2.代印书刊付印后,承印单位即按纸张供应公司的统一调拨价另加7.5%的管理费(包括市内运杂费、仓储费、垫款利息、残损纸张折价及其他费用开支),向委印单位结算。
3.为便于双方安排工作,承印单位和委印单位可以签订纸张供应合同。如不签订合同,委印单位又不能均衡付印,以致影响代印单位资金发生困难时,可按年度计划的平均用纸量分期拨供纸张,并向委印单位托收纸款。
4.由造纸厂或国家储备局、轻工业部、外贸部库存中增拨地方用纸,纸款和运杂费由供货单位按实供品种和应加收的费用向省、市、自治区直接结算。通过纸张供应公司结算付款的进口纸和从纸张供应公司库存中拨供地方的用纸,按进货原价每吨纸另加53元的运杂费结算。
5.各地代纸张供应公司收货代存的纸张,其纸款及铁路运杂费,由供货单位向纸张供应公司结算。市内运杂费、仓储费等,由代存单位垫付后,向纸张供应公司结算。代存纸张的出入库手续,按照1978年制定的《代储存新闻出版用纸暂行办法》办理。
6.各地安排代印、分印用纸时,如垫用或调剂使用地方生产的凸版纸,属于换纸的性质,不得向委印单位收取纸张差价。
六、分印和代印书刊用纸的指标,每年结算一次。因未完成印制计划而结余的纸张(已下付印单或已收取纸款者除外),由纸张供应公司收回,超用的纸张由委印单位归还。
七、1978年制定的《国家出版局委托部分省、市、自治区代储存新闻出版用纸暂行办法》中,有关纸张费用结算办法和本办法不一致的,均改按本办法办理。
八、本办法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自1980年1月1日起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6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0]28号),我局对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结果已经2010年12月7日第17 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将《现行有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发布。
  特此公告。

  附件:现行有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
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n8136593/n8137537/n8138502/n10543790.files/n10543856.xls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